2025-05-20 09:25点击:
708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打盹,回忆青春。打住,老了之后能干的只有这些?想一想,不用再面对领导、客户这样那样的工作要求,不会再有加不完的班和赴不完的应酬。整天大把空闲的时间由你支配,那么,当你老了,你,会干些什么?
开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行刚刚好
莫凡的老朋友们应该都知道,那个骑车很猛、人又很好的瓜姐。但我们今天聊的是老了之后的事,所以我们来说说瓜妈(瓜姐的妈妈)。和瓜妈聊天时,瓜妈头一天刚刚和她的“丈母娘”车队一起骑行去了休宁的一个深山小村,从休中背后进山,山路骑行15公里才能到达。
她很高兴的跟我分享村子里清澈的山溪和茂密的植被。照片里的瓜妈和队友站在清澈的山溪中,她斜靠在队友身上,还俏皮的翘起了一条腿,完全不像是个63岁的老年人。受女儿西瓜的影响,瓜妈8年前第一次接触了骑行这项户外运动,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的坚持到了现在。骑行已经融入了瓜妈的生活,只要不是大雨,她都会约上好友出去骑行。瓜姐吐槽,自从瓜妈开始骑行后,学会了上网、发帖,结实了很多朋友,每天活动聚会不断,但也正是如此,瓜妈的生活变得更加开朗和充实。
骑行的八年里,瓜妈骑着单车跑遍了黄山的东西南北、村村镇镇,也骑出了黄山,骑到了千岛湖、婺源、开化。2010年瓜妈环海南岛骑行,500公里,骑了5天。就这样,瓜妈还跟我说她老了,是老太太了,这让我这个年轻人情何以堪。瓜妈说,开车太快、走路太慢、骑车刚好,黄山这么美的地方最适合骑行,可以360度欣赏沿途的美景。
轮滑就像走路,90后能走路,我们60后当然也可以
说完骑行,再来说说另一项户外运动。屯溪的小伙伴们都知道,晚上的世纪广场,那是广场舞的天下。但你不知道的是,同样是在这个广场,还有一群玩轮滑的60后们,那炫酷的身影和步法在一群跳广场舞的同龄人之间更加醒目。说起玩轮滑,印象中这是年轻人的专利,但王老师说这是你们大部分人对轮滑的偏见。“轮滑就像走路,小孩子要走路、我们中老年人也要走路,轮滑也一样。”这是王老师的原话,王老师今年五十多岁,是世纪广场轮滑群的群主。而和王老师一起玩轮滑的同龄人还有二十多个,最大的已经六十多了。
我问他,毕竟这个年纪了,玩这个不怕摔吗?他又告诉我,这是你们对轮滑的另一个偏见。玩轮滑都是要摔跤的,但摔跤并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可怕。摔了就摔了,爬起来继续就是,摔得多了滑的更好。许是和年轻人在一起玩久了,王老师口中时常会冒出一些“装逼”“妹纸”之类的网络词汇,所以沟通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代沟。在他看来,轮滑是个很适合中老年人玩的运动,既有一定的刺激性和娱乐性,比走路跑步之类的更容易坚持,又可以锻炼全身的平衡与协调,运动量也大。
王老师的队伍每天都在壮大,一些原来在这跳广场舞的大妈们看见自己的同龄人们也能把轮滑玩的这么溜,就心痒痒的加入了进来。王老师认为比起年轻人,中老年人空闲的时间更多,更能将这项运动发扬光大。现在,世纪广场的轮滑队伍包括年轻人在内已有一百多人,但王老师希望这个队伍能够更加壮大,壮大到上千人,一起上街刷街。那场面,想想也是挺壮观的。
唱歌(戏)都是喜欢,想唱就唱,唱的响
亮不知道莫凡的小伙伴们最近有没有在晚上7点到9点之间经过灯火辉煌的文峰桥,如果有的话呢,那你一定会对小编接下来要介绍的这个群体很有印象。最近小编经常在晚上七点之后骑着小电驴走文峰桥下班回家,从桥头骑到桥尾,就像听了场老年演唱会。
留意数了一下,桥上至少有三四个中老年乐队。请注意,我说的是乐队。因为他们已然具备了一个乐队的基本要素,有乐器伴奏、有主唱,音响更是标配。小一点的三四个人围着一把二胡唱的高兴,规模最大的,光是伴奏团就有三把二胡、四支笛子。闲来无事,坐下来认真听了次他们的演唱。清脆的笛音领奏,悠扬的二胡紧跟其上。浑厚的男中音和着悠扬的伴奏唱起歌来,一曲唱罢,女高音接着顶上。男中音下场后恰巧坐在我旁边休息,于是趁机和他攀谈起来。
男中音姓徐,算是这个大乐队的组织人。他们十分洋气的建立了一个名为“好歌大家唱”的微信群,30多个平均年龄60多岁的老人因为爱好聚集在一起。每天晚饭过后,别人散步,他们就聚集到文峰桥上唱歌,婉转的歌声吸引了许多在桥上纳凉的人们前来观看。听得兴起,观众们也可以自己上场小露一手,伴奏团们会贴心的询问高音是否唱的上去,是否需要降调,徐老师说歌者和伴奏团的配合才是关键。